7月13日,bwin官网"津帼匠心传承队"再次启程,来到天津市东丽区东丽湖街道的津帼家庭手工坊,进行"赋能乡村添活力,津帼社工共前行"社会实践项目的第二次实地调研活动,旨在了解当地女性如何用手中的针线与新颖的创意绘就"她经济"新图景,解锁钩织技术转化为创收能力的"指尖经济"新密码。
基本情况介绍
东丽区东丽湖街道澜景雅园社区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的"小丽工坊"是天津市津帼家庭手工坊的代表之一,是市妇联女性巾帼潮汐示范站、东丽区巾帼示范岗、澜景雅园社区妇女就业创业阵地。"小丽工坊"在社区党组织、妇联等多方力量的支持下成立,由当地擅长手工劳动的妇女担任手工老师免费提供手工课程,传授钩织技术,致力于为有就业能力和需求但受限于家庭责任的妇女提供灵活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
巧手生花,匠心传承——手工老师现场教学
津帼匠心传承队一行人来到东丽区东丽湖街道的"小丽工坊"后,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工作间,在手工老师高老师的教学下学习基础的钩织技术。
高老师拿起钩针,从最基础的起针开始讲解。"线头先绕一圈,钩针穿过去,拉紧,这就是锁针。"她一边放慢动作,一边向队员们抛出问题,让我们在自主思考中理解不同的钩织技巧。起针、短针、中长针、长针、引拔针……一个个专业名词在高老师现场演示和手把手教学下变得简单易懂。除了保证材料的优质之外,高老师还特别强调,别具一格的创意设计是提高钩织作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津帼聚力,振兴同行——深度访谈剪影
社区书记——张茜
谈及手工坊的创立,张书记讲述了一次令她印象深刻的入户探访经历——一位单亲妈妈承担着养育三个孩子的压力,家中还有身患残疾的老人。为了破解"救急不救穷"的帮扶难题、帮助困境妇女实现可持续发展,"小丽工坊"于2023年11月24日在社区党组织和妇联和共建单位等多方支持下成立,2024年3月正式挂牌,社区能人、赋闲妇女、共建单位等多元力量被成功凝聚起来,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合力,短短一年内工坊的认证手工师人数就从15人发展至43人。如今在"小丽工坊",妇女们通过承接订单,平均每月可获得几百元至一千多元不等的收入,切实改善了家庭经济状况。
手工老师——高老师
高老师最初学习钩织是出于个人兴趣爱好,后来看到社区招募手工老师的公告,便带着自己的作品欣然联系,成为了"小丽工坊"的一位手工老师。接着她向我们介绍了课程设计的巧思:手工坊的课程内容安排严格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每次一个半小时,课上由老师先讲解基础针法和编织逻辑,学员们在课后继续练习来完成作品和精进技术。面对基础参差的学员,高老师还会安排学员结对互助,共同进步。对于"小丽工坊"未来的发展,高老师深知,只有持续创新,让手工艺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才能更好地通过"小丽工坊"实现社区妇女增收。
参与妇女
谈到加入手工坊的契机,大多数妇女都表示自己是通过社区推荐了解并加入的。她们的心声高度一致:首要目标就是学习钩织技术,在空闲时间通过手工劳动创收增收。加入手工坊,给她们的生活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积极变化:手工制作让日常生活变得充实,找到了新的生活乐趣和价值感;手工品售卖带来的额外收入切实地改善了家庭经济,也为个人增添了一份底气;在共同学习和制作的过程中她们互帮互助,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东丽区东丽湖街道"小丽工坊",不仅是一个技能培训与创收的平台,更是一个赋能女性、促进社区和谐、点亮美好生活的温暖家园。在这里,每一位参与的女性都在用巧手编织梦想,用劳动赢得尊重,用互助传递温暖。她们展现的坚韧、互助与成长,正是"她力量"的生动写照。我们期待,在社区、平台与姐妹们共同努力下,手工坊能蓬勃发展,打造出特色公益品牌,帮助更多女性实现自我价值,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
